

抗憂鬱疫苗:角色期望的自我檢視
配合課次:高中五‧3王浩威〈無法遺忘的沉重〉 從〈無法遺忘的沉重〉一課中,我們發現精神疾病往往源於旁人及自我要求的壓力。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呢?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在其〈千面女郎憂鬱症〉一文,提供了簡單的自我檢視與調整的方法,原文的角度主要針對職場女性,但其基本原則...


笑談生死:我在「死亡咖啡館」
配合課次:高中四‧13 高職Ⅵ‧附錄〈蘭亭集序〉 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一文中,除了感慨世事無常外,也對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的論點提出批判,認為人不可能對時光、死生都無動於衷,這是古人面對生死的不同態度。 時至今日,「生死」仍是我們生命中的重要課題,該如何面對?也許還需...


發揮價值、活出自我
配合課次:高中三‧7〈死去活來〉 黃春明〈死去活來〉中呈現的老人問題,帶領我們反思老人在現代社會的處境。其實,老人只是生理上的老化,只要心不老,找到合適的平臺,一樣可以活得精彩出色! 位於宜蘭的「南陽義學」,就是個專為老人設計的成長園地,它創辦的中心思想,是提供高齡者一個學...


如何辨別網路訊息的真偽?
配合課次:高中四‧11韓非子選「不死之道」 在《韓非子》「不死之道」中,燕王沒有發現傳授不死之道者無法長生不死的破綻,反而誅殺了無罪的臣子。這個寓言看來荒謬可笑,可是這樣的情形,至今仍不時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 想一想,在網路發達的今天,你的臉書塗鴉牆、LINE的群組裡,是否...


鉛字印刷的創新出路──日星鑄字行
配合課次:高中4-7〈散戲〉 〈散戲〉中敘述了歌仔戲演員,因傳統藝術式微,而面臨沒落的處境。同為傳統技藝行業的「日星鑄字行」,是個專門生產鉛字,以提供給印刷業,做活版印刷之用的印刷工藝產業,在現代印刷出現、工藝凋零的時代潮流下,也成為岌岌可危的失傳技術,是全臺僅存的一間鉛字...


古道今行──陽明山地熱景觀區
配合課次:高職五‧附錄〈北投硫穴記〉 〈北投硫穴記〉記載十七世紀末,郁永河為了製火藥的原料遠赴北投採集硫磺一事;到了十九世紀末,人類以硝化甘油代替木炭、硫磺製造炸藥後,硫磺在製作火藥上的需求已大不如前。今時今日,北投附近地區雖仍有硫磺開採,但更為人所知的是其因「地熱」而興起...


奇美博物館──藝術家的贊助者
配合課次:高職第VI冊〈翡冷翠在下雨〉 文藝復興時期的梅第奇家族提供當時義大利藝術家許多幫助與提拔,使藝術家得到發揮的空間,並且使佛羅倫斯漸漸凝聚起豐厚的人文素養。臺灣的奇美博物館館長許文龍,本身是電子產業的企業家,但因為愛好文藝,所以從收集名琴開始,逐漸擴展收藏藝術品的領...


跟著「黃金傳說」一起挑戰愉快又充滿創意的節約生活吧!
配合課次:高中6-7、高職2-9〈訓儉示康〉 宋代的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標舉了節儉可以「遠罪豐家、直道而行」的崇高意義,而日本電視節目「黃金傳說」的「一個月一萬元節約生活」單元,則讓我們看見,原來節儉的生活可以這麼搞笑、這麼充滿創意、這麼歡樂!...


外表的迷思──維多莉亞的秘密模特兒:「我中了遺傳學的樂透。」
配合課次:高中二‧2〈郁離子選〉工之僑為琴 在元朝社會,統治者蒙古人依歸順先後、血統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將各民族區分為四個階級,施行種族歧視政策。滿懷政治抱負的劉基,也因為有著漢人的外表而遭到不平等待遇,寓言故事「工之僑為琴」即諷刺了元朝用人只重表象,不重真才實學的弊病。...


沒有買賣便沒有殺戮
配合課次:高中二‧12〈王道之始〉 在〈王道之始〉一文中,孟子說:「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點出對自然資源的取用應有所節制。從中可知,如何「永續經營環境」,也是上位者行仁政時必須注重的。 若將上述概念聚焦於海洋資源,我們會發現這個供應食物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