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買賣便沒有殺戮
- sanminchinese
- 2016年5月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配合課次:高中二‧12〈王道之始〉
在〈王道之始〉一文中,孟子說:「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點出對自然資源的取用應有所節制。從中可知,如何「永續經營環境」,也是上位者行仁政時必須注重的。
若將上述概念聚焦於海洋資源,我們會發現這個供應食物看似永無止盡的場域,正面臨劇烈的變化。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科學》期刊發表對海洋健康狀況的報告,提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海洋漁獲已經耗竭,漁獲減少的速率亦在增快,甚至將在三十年後無魚可捕。
為減緩濫捕的情況,基金會雖鼓勵民眾盡量選購有海洋管理協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標章的產品,然而根本的解決之道,仍舊在於建立像孟子所言:「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種取物有節的正確觀念,因此,WWF更進一步推出「海鮮選擇指引」,建議民眾可以吃、想清楚再吃,以及盡量不要吃的海鮮產品;各國也紛紛制訂相關法規,嚴加保護日漸減少的海洋資源。而法國導演雅克貝漢,近年也針對海洋保育及濫捕的議題,耗費鉅資與美國迪士尼公司合作拍攝了《海洋》紀錄片,目的便是引起世人對海洋保育的重視。
臺灣方面,除了2006年成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以及2007年通過的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可視為較具前瞻性的海洋保育計畫外,其他部分仍有待加強。然而,環保不僅只是政府單方面的推動。唯有自生活中落實保育觀念,才能夠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居住環境,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孟子所謂「王道」的起點。
相關資訊:
2048年後無魚可吃 科學家敦促儘快正視世界海洋危機
http://e-info.org.tw/node/16202
【海洋資源】漁業資源永續之道:捕什麼?怎麼捕?
http://e-info.org.tw/node/22555
內政部 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
http://maritimeinfo.moi.gov.tw/marineweb/LayFrom0.aspx?icase=T02&pid=000000001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