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從〈莊周貸粟〉看監河侯的「拒絕」話術
- sanminchinese
- 2016年5月3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配合課次:高中六‧2〈莊子選〉
閱讀〈莊周貸粟〉時,除著重莊子的言語及思想外,我們也可以想想監河侯向莊子說的那句話──「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監河侯所言,表面上雖表示會資助莊子,實則可視作推托之辭,莊子也因此動怒。在現代社會,我們也時常面臨需要拒絕他人的時刻,因此妥善的應對、委婉的言辭,就成了很重要的一項語言智慧。
那麼,該如何成功地「婉拒他人」呢?
一、看場合說「不」,顧全對方感受
私下拒絕通常比當眾拒絕好。若當下無法避開他人,最好事後再與對方說明。
二、態度友善,先肯定再拒絕
如此能降低對方「被否定」的感受。
→監河侯「諾」,可視為先同意了莊子的請求。
三、「貶低自己」勝於「否定他人」
以謙虛、感到抱歉的態度適當貶低自己,平衡對方的失落感,比單純否定他人更能令人釋懷。
四、借用他人的話來拒絕
借用他人的話並主動表示歉意或同情,可讓對方知難而退。當對方知道決定不是出於單方,也比較不會歸咎。
五、短暫推遲,並暗示為難之處
面對要求時,可注視對方雙眼,短暫沉默,暗示為難之處。或將拒絕稍微推遲,告訴對方過一陣子再確定,但勿拖延太久,苦等卻落空會使人更不舒服。
→監河侯「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視為推遲的一種。
六、提出替代方案
若不想因拒絕對方而破壞關係,可先敘述當下自己面臨的情況或窘境,說明想法,並提出替代方案,進而委婉預告若勉強同意將造成的後果。如此,能喚醒對方的同理心,不再追究或勉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