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三國志別有微意

  • sanminchinese
  • 2016年5月31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陳壽身為晉臣,晉受魏禪,偽魏是偽晉也,故不得不紀魏而傳蜀者,勢也。然不曰「魏史」、「魏書」,而曰「三國志」者,是已為等夷之說矣。〈魏武紀〉首云:「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何等煩細輕薄。〈先主傳〉首云:「漢景帝中山靖王勝之後也。」何等謹嚴慎重。〈魏紀〉後評云:「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而〈先主傳〉後評云:「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而猶恐觀者之未知其意也,於是於〈蜀志〉末,特收楊戲之〈季漢贊〉,而大書之曰:「贊昭烈皇帝(即劉備)」。此其用意微矣!而後世不察,猶以不知正統譏之,過矣!(趙紹祖《讀書偶記》)

------------------------------------------------------------------------------

【題 目】

(  )1.趙紹祖認為陳壽表面上尊魏為正統,實際上並不認同魏,下列何者不是趙紹祖提出的證據?

(A)書名叫「三國志」而非「魏史」

(B)記載魏武帝和蜀先主的出身,筆調有別

(C)在文章中批評魏武帝,贊揚蜀先主

(D)常在書中連繫劉備和漢朝君主的關係

(  )2.《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又引糜竺出見玄德,具言張闓殺曹嵩之事:「今曹操縱兵大掠,圍住徐州,特來求救。」玄德曰:「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無辜之冤。」孔融曰:「公乃漢室宗親,今曹操殘害百姓,倚強欺弱,何不與融同往救之?」玄德曰:「備非敢推辭,奈兵微將寡,恐難輕動。」

對上文的說明,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孔融對三國正統的看法,與趙紹祖相同

(B)本段內容可能直接截取自《三國志》

(C)曹操展現了「超世之傑」的英偉

(D)劉備積極想前往營救陶恭祖

------------------------------------------------------------------------------ 【答 案】 1.(C) 2.(A)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名號雅俗

慧生問道:「你昨日說的那青龍子,是個何等樣人?」老殘道:「聽說是周耳先生的學生。這周耳先生號柱史,原是個隱君子,住在西嶽華山裡頭人跡不到的地方。學生甚多。但是周耳先生不甚到人間來。凡學他的人,往往轉相傳授,其中誤會意旨的地方,不計其數。惟這青龍子等兄弟數人,是親炙周耳先生的...

 
 
 
齊景公登牛山

景公遊於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據皆從而泣。晏子獨笑於旁,公刷涕而顧晏子曰:「寡人今日遊悲,孔與據皆從寡人而涕泣,子之獨笑,何也?」晏子對曰:「使賢者常守之,則太公、桓公將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則莊公、靈公將常守之矣。數君者將守之,則吾...

 
 
 
譚子化書

天子作弓矢威天下,天下盜弓矢以侮天子。君子作禮樂以防小人,小人盜禮樂以僭君子。有國者好聚斂,蓄粟帛、具甲兵以禦賊盜,賊盜擅甲兵、踞粟帛以奪其國。或曰:「安危,德也。」又曰:「興亡,數也。」苟德可以恃,何必廣粟帛乎?苟數可以憑,何必廣甲兵乎? (譚峭《譚子化書》)...

 
 
 

Commentaires


Featured Review
Tag Cloud
國文快遞ISSUU
FUN影音YouTube頻道
  • Grey Facebook Icon
Follow Us
  • Grey Facebook Icon
  • Grey Twitter Icon
  • Grey Google+ Icon

© 2023 by The Book Lover.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