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清虛」
凡物,自其濁者視之,則清者為清;自其實者視之,則虛者為虛。故清者以濁為汙,而虛者以實為礙,然而皆非物之正也。蓋物無不清,亦無不虛者。雖泥塗之渾,而至清存焉;雖山石之堅,而至虛存焉。夫惟清濁一觀,而虛實同體,然後與物無匹,而至清且虛者出矣。...


心境轉環境:挪威人寒冬不憂鬱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一文雖是為亭作記,卻借題發揮,肯定好友張夢得隨遇而安的修養和豁達的處世態度。可看出古人在立身處世上多半追求「不以物傷性」的境界,避免情緒波動帶來的桎梏與枷鎖。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對相關議題作延伸思考。 心境轉環境 挪威人寒冬不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