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 sanminchinese
- 2016年5月3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你知道每天使用的電燈、自來水還有美味的冰淇淋、咖啡,是什麼時候進入臺灣的嗎?就讓我們翻開《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實踐連橫「臺灣人應當重視臺灣事」的精神,認識自己生活之處的歷史記憶,並帶著它們繼續邁進,譜寫新的精采篇章!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時代記憶成就現代摩登
─────【佳 句】─────
雖然大人急於躲進防空洞,但是天真無知的小孩依舊看飛機如天上的大鳥一般,興奮得對飛機揮手歡呼。其中隱藏的心情,和十五世紀達文西畫航空器圖沒什麼不同,和現代派老詩人紀弦寫下「我從小就想飛」也一樣……相信百年、千年以後,人類還會執著這個近乎本能的、純真的夢想,繼續飛行。
───────────────
「早晨你開燈進浴室,解放一陣後對鏡刷牙。想著下班後,去接女友吃晚餐;梳洗著裝完畢,出門到公園旁的獨立咖啡店,點上一杯每日精神來源的熱拿鐵……」
一連串看似平凡不過的現代人生活瑣事,卻隱含臺灣從日治時期以前,跨越至近代社會的文明變遷史。例如電燈,最早是劉銘傳請丹麥工程師在臺北衙門裝的,還比東京早兩年;自來水和沖水式馬桶的出現,是日本人公權力介入臺灣的結果,要求人民調整衛生習慣;七八十年前的咖啡店,並非現今認知的藝文場所,而是有美女陪坐的風月場所,「喫茶店」才是臺灣人最先享受到咖啡和冰淇淋的地方;至於女友,乃二次大戰過後,前人拼命爭取自由戀愛才敢大方提及的名詞……
關於老一輩的舊時代記憶,這本書以生動活潑的筆調一一呈現,躍然紙上。就書中提供的史料而言,臺灣之所以能夠成為接近現代的面貌,與日本人統治臺灣五十年的政策建設有著深切的關係。
曾經,日治是個禁忌的歷史字眼,許多關於臺灣歷史書寫的文章,常對日人統治時期到國民政府遷臺的片段帶有嚴肅討論。但作者選擇用趣味的筆法,著重於追溯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歷程,帶領讀者感受過去的人面臨眾多「第一次」的西方經驗時,那些驚呼連連的好奇。
除了文字敘述,亦收入作者考究蒐羅來的圖片錦集,宛如一本記錄臺灣文明的剪貼簿,當時的照片、報紙、廣告、招牌、票劵等等,自然地穿插在字裡行間,讓讀者輕易進入過去的時空,窺探迷人的歷史記憶。
讀這本書猶如一趟發現之旅,細細數著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裡,那些時間遺留下來的痕跡,想知道一開始牙刷的毛是用什麼做的嗎?臺灣第一座公園在哪?去翻書吧!會有許多驚奇的發現喔。
【聖心女中、政大附中閱讀推薦書】
書店連結:http://www.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261287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