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我家是聯合國》
- sanminchinese
- 2016年5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家是聯合國》:訴說尋常百姓的聚散生死,刻劃你我當代台灣!
─────【佳 句】─────
我的家人慣於移動,從他們的祖輩即是如此,來自客家、越南、印尼、南非、阿美族、泰雅族,最終交會於此。有時候移動與流浪未必是自願,卻也未必全然被動;因為這些移動的歷程,我家成為聯合國。
─────────────────
《四方報》總編輯 張正:「客家出身的郅忻,細數從曾祖父母以降的家族故事,有台灣島內的情仇,有飄洋過海的愛怨,有跨越世代的難題。一字一字,刻畫了當代台灣。」《我家是聯合國》即是記錄著由來自地球四面八方的人,組成了一個家庭,訴說著他們的故事。
張郅忻筆下的長者、女性──母親與阿婆,令人聯想到琦君對於母親形象的書寫。源自兒時的記憶,透過小女孩的視角來敘述對於母親(遠在台北工作而鮮少見面)和阿婆(拉拔自己長大親如母親)的生活回憶,情感真摯又線條分明,刻劃台灣當今社會隔代教養、父母離異的議題。
「妳必須努力融入新家庭、異文化社會。我起床上學前,妳拖完地在騎樓煎餃攤幫忙。電視機是妳通往外界唯一的管道,它儘管不能回應,卻絕不用異樣目光注視妳,親密如它傳來仍是陌生語言。」是作者對阿妗來到夫家的描述,《我家是聯合國》不單單只是記錄著一大家庭的生活點滴,更藉由大、小阿妗的越南、印尼身分,點出台灣人對於外籍配偶的刻板印象與偏見,還有新住民來到台灣後如何面對異樣的眼光以及適應全然陌生的環境,字字句句,深深撼動著讀者的心。
【前往書店】http://www.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3916389
Comments